English

推进社科信息工作的现代化建设

2000-07-2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在现代信息社会,社科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情报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情报产品,包括研究资料、学术思潮、动向分析、新的观点等。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社科信息工作还无法满足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在工作上还停留在被动的等待式服务上,离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建设落后;图书文献资源不足;信息加工迟滞;人员素质不高。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社会科学信息工作要尽快缩小上述诸多方面的差距,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加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

一、转变服务观念,提高社科信息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素质。

社科信息工作要从过去的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走出去的导向式调研型服务,不断提高信息工作者的专业价值和社会公众对信息工作的依存度。据有关的研究表明,在欧美发达国家,图书馆及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属于社会上层人员,与大公司、银行总裁、教授和医生等并列。不仅如此,欧美发达国家图书馆员的地位高低还可以从任职资格上反映出来。要成为图书馆员,首先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然后获得一定层次的专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有的国家还将图书馆的任职条件在图书馆法规文件中固定下来,以法的形式确立图书馆员的专业地位。而在我国,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专业人员制度,信息机构尤其是社科信息系统往往成为安排老弱病残人员和家属子女的场所。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科信息服务工作,无法提高质量和水平。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着力在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应考虑实行信息工作持证上岗制度,除进行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的教育外,还要着手对信息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编目、专题文献、外语水平、文摘综述、调研报告等写作能力和信息综合能力的全面培训和考核,从而促进服务观念的转变,提高社会科学信息工作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社科信息工作服务手段现代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迫切要求我国社科信息工作现代化加快进程。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对信息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图书馆自动化水平,在统一规划、协调布局的前提下,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图书馆等各类文献信息机构的合作,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这对于开发信息资源,提高科研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在国家统一机构的协调指导下,形成以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基础的全国图书馆、文献情报中心信息资源协作共建共享网络。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各协作单位按学科专业、文献类型、出版国别及文献语种,实行分工购藏,从而建立分布合理、保障有效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二是协调外文书刊文献的订购,实现外文文献多品种、少复本,使有限资金合理使用;三是开展全国性与地区性的书刊文献联合编目,共建联合目录数据库,共享书目数据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四是合作研制二次文献数字化建设,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与标准,集中技术优势,为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奠定基础;五是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服务,加强并完善馆际互借业务,最大限度地开发馆藏信息资源;六是加强组织协调和业务交流,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健康发展。通过这六个方面的工作,就能把我国的社科信息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两个文明建设不断作出新贡献。

三、加强理论研究,创建面向21世纪的社科信息学新兴学科体系。

要搞好社科信息服务工作,没有新的理论指导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加强对社科信息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社科信息学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包括:①情报服务理论体系。要进一步深化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研究,给它注入新的观念和新的时代内容。要研究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信息服务方式、服务要素、服务规律及障碍因素的新变化,增强服务理论的超前性和预见性,使社科信息工作的服务水平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②信息技术保障体系。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存贮与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数字图书馆建设以及相关的协议、标准、规范等,使社科信息工作的技术保障问题日渐突出,为社科信息的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③信息资源建设体系。新的信息载体和传输贮存技术也带来了社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新课题。网络资源、数据库资源、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同构成了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各类知识信息资源总体,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著作权保护、信息安全和有效开发利用等新问题。这是面向21世纪的社科信息学学科体系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④情报调研方法体系。面向21世纪的社会科学信息工作,不仅是一项服务性的基础工作,更是一项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工作。社科信息工作人员(或称之为资料工作人员、图书馆员)已不再是提供一般的借阅查询或资料综述服务,而是组织调度信息资源的行家里手、进行情报分析的专家学者和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向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复合型的知识人才条件,能够掌握多种情报调研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及语言文字能力。这就要求加强对外学术交流,鼓励进行学术理论创新和方法技术创新,培养新一代信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形成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兴学科体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